75岁心脏外科大师魏峥:完成近600例移植手术,最久存活34年|专访
魏峥和团队至今已完成近600例心脏移植手术,其中超过60名患者存活超过20年,存活最久患者为34年,刷新亚洲纪录。
魏峥和团队至今已完成近600例心脏移植手术,其中超过60名患者存活超过20年,存活最久患者为34年,刷新亚洲纪录。
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,心脏外科手术方式正在发生显著变革。过去,心脏手术往往意味着大切口、长恢复期,而如今,微创新技术正使手术变得更加精准与温和。心脏外科的微创新技术,是指通过小切口或导管介入等方式完成手术的先进方法。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,它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
在小儿心脏外科的病房里,时间仿佛被拉长了,每一秒都充满了紧张与期待。这里是孩子们与命运抗争的战场,也是医护人员用爱和专业守护希望的地方。小轩轩的故事,就像一首未完的乐章,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和希望的光芒。
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“中国循环杂志”名义征稿,并承诺“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”。
“你看看,胸前就创可贴这么大的伤口。”刚出院的李爷爷(化名)怎么也想不到,困扰他多年的冠心病,居然没“开胸破肚”,就靠5厘米的微小切口治好了。
“以前稍微走点路就累得不得了,现在能走一里路了。”58岁的张阿姨笑着拍了拍随身的小挎包。出院两个多月,这次随访各项指标正常,张阿姨开心地说,“谢谢瑞金医护的全力救治,给了我第二次生命。”
2025年5月27日下午,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心脏外科、血管瘤及介入血管中心联合社工部举办“六一”儿童节活动,为住院患儿送去温暖与关怀,让这个儿童节变得格外特别。
在日常生活中,意外和危险可能随时发生,其中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常见且紧急的情况,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。为了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,普及气道异物公共教育及安全救护知识,2025年5月23日,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急诊第二输液留观区,外科系统心
为迎接国际护士节、弘扬南丁格尔精神,激发护理队伍职业荣誉感,清华大学医学院、清华一附院开展了“紫荆奖优秀护士”评选(16人)与“2025年华信好护士”评选(50人)。
团队熟练掌握ECMO护理、重症超声、多模式血液净化等先进技术,以精湛技能保障高效救治;作为中华护理学会京外基地和辽宁省重症专科护士基地,共培养专科护士近700名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何先生的病情也在逐步加重,经常在活动后出现胸闷气短,双下肢水肿的情况。最近一次的心脏彩超提示:房间隔缺损约40mm,伴三尖瓣大量返流,重度肺动脉高压。